《中共重慶市委關于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決定》提出,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個。什么是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如何通過新型股份合作社發展來促進共同富裕?在8月30日召開的全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上,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委主任夏祖相對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概念進行了厘清和概述。他表示,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為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發展,“量身定做”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促進其高起點組建、高水平運行、高效益發展。
夏祖相說,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是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以農民為主體,具有出資多元化、要素股份化、經營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廣義上講,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屬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范疇,它不是一個新的法人類別,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發展;它不是單一要素的合作,而是勞務收入、資金、技術、設施設備、生物資產和農村“三權”等多要素的合作;它不是松散的聯合,而是以股份為基礎的利益聯結緊密型實體。
他強調,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需重點遵循四條基本原則,以確保其規范健康發展。
一是堅持農民自愿。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和利益訴求基礎上,鼓勵和支持農民互助合作,或與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社等市場主體聯合,以資金、技術、設施設備、生物資產、農村“三權”等生產要素,組建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對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出資的農村土地,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損害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
二是堅持規范辦社。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嚴格按照章程要求,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充分保障成員對股權設置、利潤分配、章程制訂等各項事務享有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確定組織規模、組織形式和發展途徑,不搞“一刀切”,不硬性推廣一種模式。
四是堅持充分利用。支持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流轉轉戶農村居民的農村承包土地,鼓勵保留土地的轉戶農村居民,參與組建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中,發揮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組織和自我監督作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等。
夏祖相透露,我們正在爭取設立“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貸款貼息”等項目,扶持和幫助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改善基礎設施,增強發展能力等。同時,全面推進農業保險、農業擔保、農村“三權”抵押等金融服務工作,著力構建完善的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金融服務體系,全面助推其發展壯大。此外,通過財政扶持,引導、撬動和吸引城市工商資本、農業龍頭企業、基層供銷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投入資金,參股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或與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開展合作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