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辦程序 開通網上預申請
今年2月份開始,申辦微企的創業者,都要通過互聯網進行預申請,經工商部門預審通過后,再向創業所在地工商所提交正式紙質申請資料。聶剛說,通過網上預申請,信息更陽光公開,效率更高,也有利于市微企辦及時掌握各區縣的微企申辦情況。
聶剛表示,不會上網的微企申請者也不用擔心,可直接到創業所在地工商所或微企創業指導站,由工作人員代其網上填報。
聶剛說,以前申請人如遇手續不齊或手續不符法定要求,往往多次往返,造成不便。網上申請所需資料一目了然,節省了時間。此外,系統自動排號,也避免因人為原因導致申辦人遲遲不能進入審查程序。
“預審查結果由信息系統通過手機短信和網絡告知申請者。”聶剛介紹,申辦人填寫網上預申請微企資料后,登記機關就將開始進行網上預審查。系統會自動排CYE號,各轄區工商所將根據創業申請的先后順序,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預審查,未通過預審查的,根據網上提示進行修改或改正,并可重新提交預申請。
一旦網上預審查通過,申辦人就可備齊《微型企業創業申請書》、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等相關資料,在預審查通過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創業所在地工商所提交正式申請資料。
開欄語:
伴隨經濟、民生等各項事業持續深入,我市創新舉措、新利好政策不斷,這些政策如何為市民所知?今日起,本報開辟了“新政點金”專版,力圖成為市民了解政策的橋梁。該版每周一期,為市民介紹、解讀新政策。
扶持政策
今年重點打造50個微企孵化園
為了讓更多微企提檔升級,我市一路探索出“1+3+3”扶持模式。“1”,就是創業者自己出一部分資本金,成立微型企業;第一個“3”是3條扶持政策,即財政資本金補助、稅收獎勵、銀行貸款;第二個“3”是指3個平臺,包括后續培訓平臺,大中型企業對接平臺、創業孵化平臺。
融資渠道拓寬
“微企剛起步,面臨規模小、資金少、技術人員缺乏等困難,正需要各種優惠政策的"呵護",幫助他們應對"成長中的煩惱"。”聶剛說,重慶微企可通過三個渠道融資。首先,五家政策性銀行都有專門的微企金融產品。微企可申請10萬元創業扶持貸款,政府貼息,對大于10萬元的貸款需求,還可獲得遠低于市場利率的商業貸款。其次,微企可通過房產等抵押物在人力社保部門貸到小額擔保貸款,個人名義貸款可貸8萬元,企業名義可高達100萬元,政府全額貼息。再次,微企可通過微企創業平臺發布貸款需求,通過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目前微企已通過該平臺融資上千萬元。
另外,我市的微企找銀行融資時,只要通過審批,獲得了三峽擔保公司開具的保函,就一定能拿到銀行貸款。作“今后,小微企業貸款甚至有望實現無抵押擔保貸款。”聶剛表示。
個性化幫扶成長
對一些微企運行上路后,過去批量式的入門培訓不夠用了,政府如何幫助?聶剛稱,目前,重慶已有5萬多家微型企業,2011年參加年檢的年檢率已超過90%,這說明很多企業已經進入正軌。從今年起,相關部門將通過對微型企業需求的征集,分行業,分門類安排教授、專家、成功創業者等從市級,到區縣層層展開個性化的培訓。打個比方,如果有一批微企想了解農業產業鏈上的知識,我們甚至可能會專門安排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授課。夜校也將向創業者開放。
聶剛介紹,重慶市微型企業協會已成立,我市所有微企均可免費入會成為會員。近期,微企協會將與農業銀行(601288,股吧)聯合推出“微企通”,這將成為微企的身份認證。憑借這張卡,微企創辦者可免費聽課、培訓,微企之間的消費可享受折扣,銀行還可直接對發展好的微企授信。
此外,在經營渠道方面,微企也將獲得扶持。聶剛介紹,除政府采購外,各行業商會也在積極聯合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將一部分訂單向微企傾斜。今年將會把這種大企帶小企的模式在全市鋪開。微企創業平臺上還將不定期的發布一些采購信息,微企可以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訂單,也可以通過該平臺推廣產品。
重點打造50個孵化園
“今年還將重點打造50個微企孵化園,將規模壯大的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微企引入,為其引進風投、專家等。”聶剛說,去年已打造118個孵化園,今年將力爭各個區縣都建立孵化園,助微型企業抱團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