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這些籌備工作之后,2009年5月,樂淘進行內部測試。9月,網站正式上線。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樂淘根本沒有市場團隊,媒體對于畢勝的關注成了樂淘最直接的廣告。作為百度的原總裁助理、市場總監,畢勝對于互聯網廣告想的很明白:就是不投。根據他之前的測算,互聯網廣告點擊購買的轉化率在0.3%。即使是百度競價排名,每個點擊的成本也在1元左右,對于每單價格在300元左右的鞋子來說,利潤在包裝費,物流費,倉儲費之后所剩無幾,投廣告根本不劃算。這樣做的代價是樂淘的銷售額增長沒有其他B2C網站來的那么快。
不過,畢勝并不著急,這位一貫的急性子在這個時候很沉得住氣。樂淘更愿意通過與其他相關企業合作來進行推廣,像是為移動公司的抽獎活動提供優惠券,在交通銀行開卡時附贈抵扣券,樂淘的優惠券是這些公司回饋消費者的一種手段。這樣的推廣活動幾乎沒有什么成本,但是相比廣告卻能帶來更為實際的關注和銷售,現在由這些推廣活動帶來的銷售額占到了樂淘銷售額的一半。
畢勝認為良好的購物體驗會讓消費者為樂淘做推廣。只不過,口碑營銷的效果很難衡量和預判。反觀競爭對手“好樂買”就通過在門戶網站的大量廣告,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知和關注。
由于提供免送貨費,物流費用成了樂淘最耗錢的地方,發出去的每一單,樂淘都要補貼給物流公司10元左右。即使這樣,樂淘也沒有自建物流的打算,他們更愿意投資Cye.com.cn在倉儲設施上。2010年6月8日,樂淘拿到老虎基金和德同資本1000萬美金的融資。三個星期之后,上海、廣州、武漢、沈陽的倉儲配送中心已經相繼建完。加上北京豐臺區2000平方米的倉庫,樂淘初步完成了供應鏈的搭建。
對于互聯網公司,人才的流失是個大問題,剛成立的小公司尤其如此。除了可能存在的人格魅力之外,畢勝的籌碼是公司期權,就和當年的百度一樣,包括前臺在內,每個員工都有股權。每個月,畢勝都要審批員工們制定的任務額度,如果完成,就會適當的增加股票數量。公司的宣傳欄上還掛著大家的照片和各自對于未來的豪言壯語。畢勝認為,所謂榮辱與共,就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