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使投資實踐中,引起天使投資人興趣的是項目,但最終做出投資決定則是因創業者本身。什么樣的創業者最受天使投資人的垂青?綜觀我所投資的十幾個企業,擁有以下三大特質的創業者最獲天使投資人的垂青。
1. 洞察力
創業者要想獲得天使投資人認可,他必須有過人的洞察力。有洞察力,就會有發現能力。發現需求,發現市場機會,從而奠定創業基礎。
創業者究竟為什么創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否具備生存發展的基因。因就業難而被迫創業的,不靠譜;因想賺快錢想發大財而創業的,不靠譜;因不想受人指使想當老板揚眉吐氣而創業的,不靠譜……洞察到某種趨勢與先機,洞察到一種潛在的用戶需求,洞察到一個商業契機而走上創業道路的,才是最靠譜的。
沒有洞察力的創業者,進行市場分析和戰略研究時,只會堆砌媒體文章和冗長的數據,很少有清晰的思路和自身的觀點;有洞察力的創業者,善于從眾多的信息與行業現象中,通過他自己的獨特視角找到新發現,他們基于這種發現去整合和梳理資源形成符合商業邏輯的、合理的輸出,那就是一個產品或者一項服務。
比如全國汽車票務統一平臺(www.12308.com)的創始人劉友常,本來是賣火車票的,因為洞察到全國各地分散的汽車站信息化融合的未來趨勢,因為發現汽車票務市場的商機,創辦了我行我速電子商務公司,獲得了450萬元天使投資;再比如深圳時尚空間網絡有限公司(www.8color.cn)創始人楊臻,因為發現了美發市場上重理發手藝和護發品,而缺少形象設計的現狀,開發出了針對性的APP來幫助發型師提高形象設計水平。與其說他們有多么好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如說他們超人一等的洞察力征服了天使投資人,獲得了創業津梁多位知名投資人的投資。
2. 商業頭腦
創業,本質上是經商、做生意,其他的所謂夢想、社會價值都是衍生物,都是附屬品。咱們中國人都要承認,因為長期的小農經濟和計劃經濟影響,實際上我們大家的商業意識都比較薄弱,商業的嗅覺也普遍不夠靈敏。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真正先富起來的那些人,縱觀起來,既不是技術上的專家,也不是生產上的能手,都是商業意識很強、具有商業頭腦的人。禹作敏、牟其中、史玉柱、馬云、任正非、柳傳志、張瑞敏…….這些企業家,仔細去研究他們,他們最大的共性,也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商業頭腦和靈敏的市場嗅覺。
而在我們大多數國民身上散發出來的共性往往是仁義道德、理想主義情懷。許多人創業是因為覺得社會應該做到的事情沒有做到,是因為出于追求真善美的夢想或人道主義責任感。這些夢想主義或英雄主義者創業,固然有它的意義,如果自身有這個能力,倒可厚非。但從創業津梁每天收到的幾十份商業計劃憶來看,更多的草根創業者資源、能力非常有限,在創業初期即給自己的事業冠以公益的使命,往往會使導致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找不到市場的準確切入點,在商業運營上常常非常艱難。
創業者要創立的公司,其核心屬性是一個商業組織,把自己的企業發展成為架構成熟、基礎牢固的商業帝國才是創業者的第一使命,至于說其它的社會責任,初創企業能夠賺到錢,能夠交稅給國家,就已經是最好的社會責任承擔者了。整個社會的缺失或不足,哪里是我們一個草根創業者可以彌補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