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 轉向日益明朗
隨著經濟形勢的峰回路轉,減稅著力點的轉向將越來越明朗。除了可能在上述領域繼續尋求以減稅為支點撬動消費以外,原有稅收優惠力度局部下降也是一個突出表現。
今年1月1日起,1.6升以下排量乘用車征收的車輛購置稅稅率由5%調至7.5%,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至5年。去年兩大消費熱點——汽車和房地產方面的稅收優惠幅度明顯收窄。
此前,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轉型及相關配套稅收政策、成品油稅費改革、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等等,其中一些旨在促進消費的調整使百姓得到了實惠。
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購置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暫減按5%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在利好政策的鼓勵下,居民消費有所提振,汽車、房地產市場走勢更是大幅上揚。以車輛購置稅為例,減半征收直接刺激了汽車消費。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09年1至11月汽車產銷Cye.com.cn分別為1226.58萬輛和1223.0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1.59%和42.39%,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1.6升及以下乘用車2009年1至11月累計銷量對整個汽車市場的增長貢獻度達到85%。
雖然,減稅作為積極財政政策運用的另一重要政策工具,可以刺激投資和消費,增加供給,進而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但是,“減稅也應隨客觀經濟環境的情況而相機抉擇使用。隨著經濟的逐步好轉,政府調控力度漸弱是正常趨勢。”孫鋼說。
不僅如此,這也是抑制相關行業過度、過快增長的必然選擇。“可以預見今年汽車和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類似去年的井噴式增長,否則,土地、能源、道路、環境等都將面臨嚴峻挑戰。”曾康華分析。
再者,減稅需要考慮其效果。“好的政策也存在政策效力遞減的問題。要突破消費僵局,需要包括相應的稅收政策在內的多方配合。稅收不是萬能的,認識到稅收政策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發揮稅收政策的積極作用。”楊志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