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曾經提出過“用活政策”。這句話并沒有錯。用活政策,就是要深刻領悟政策的實質,就是要勇于創造性地執行政策,政策才不會變為束縛發展的緊箍咒,才不會讓好的政策產生負面的效果。
實事求是是我們的思想路線和思維方式。政策來自于實踐,總是先有事實,再有概念,先有創新,再有規范。政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轉型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會產生許多新情況,派生諸多新要求,尤其是創新驅動有著不同于過去的新規律。我們的某些政策、規矩也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化。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物,對政策的理解和適用,乃至政策制定的本身,都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我們要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問題,而決不能陷入停滯的、形而上學的認識誤區。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同樣要“開明睿智”,而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不回避矛盾,堅持機制體制包括某些政策的創新,才能適應轉型發展的新要求。
這兩天,寶山區商務委的一通電話,讓電子商務企業榮仕雅負責人如釋重負。經區商務委牽頭介紹,12月1日,15家風險投資機構將集中與榮仕雅接洽,商談入股合作事宜。
榮仕雅是上海羊絨服飾行業首家創立B2C網站的電子商務企業,憑借“互聯網+電話直銷+線下團購”的創新營銷模式,創立一年就躋身中國網上零售消費品牌50強。雖然業績上漲,投入卻在不斷增多,榮仕雅漸感力不從心。
電子商務企業屬于科技企業范疇。榮仕雅擁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且成長性良好,按理說,可以享受政府相關的政策配套扶持,但由于缺乏科技創新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等申請“硬指標”而被拒之門外。而電子商務企業鮮有固定資產,缺乏可用來抵押或擔保的資質,融資也遇到了瓶頸。
在寶山,許多電子商務企業都有類似遭遇。這些成長型新模式企業一旦加以扶持,會出現爆發性增長,然而,現有扶持政策無法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接。
“不能讓企業因資金接不上氣而功虧一簣。”在電子商務所屬的信息服務業領域,創新模式層出不窮,雖然初創階段在產出和稅收等方面表現平平,但寶山區更看重這些企業的成長性,悉心引導與培育。寶山區委書記呂民元坦言,高速成長的新興企業始終走在產業最前沿,要跟上他們創新的步伐,政府與之相配套的各項政策措施也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培養上海自己的“馬云式領軍人物”。
為了扶持榮仕雅這樣的新模式企業,寶山區決定創立一項電子商務創新基金,對于從事電子商務應用服務、第三方平臺、支撐服務體系等行業,具有良好商業模式,有盈利能力、財務穩健、管理團隊優秀的成長型企業,可享受不少于公司注冊資本60%的資金扶持。
與此同時,對區內信息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政策也作出修訂,對經認定相關街鎮、園區已形成明顯特色并快速發展的產業,每年分別安排不超過500萬元的引導資金,與街鎮、園區設立的特色產業發展資金按1:1的比例予以匹配撥付。突破原有的政策瓶頸,關鍵在于政府部門的創新思維。11月底將在顧村破土動工的國際網購生活廣場,在選址操作上也曾遇到棘手問題。所在地塊涉及兩家企業,其中一家因土地產證不完整而沒法租賃,項目一度擱置。獲悉情況后,寶山區和顧村鎮兩級政府及時介入,以政府信譽為擔保,采用先承租再轉租的變通方式,解決了租金給付難題。
在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助推下,目前寶山區的信息服務產業格局逐漸成型,包括以智力產業園為重點的電子商務、數據中心和服務外包的特色集群、以復旦軟件園和國際工業設計中心為重點的軟件研發特色集群、以動漫衍生園和海寶園為重點的動漫衍生、呼叫中心特色集群。據測算,今年寶山區信息服務業的產出規模將超過150億元,同比增長約30%。其中,電子商務企業可實現銷售額約100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