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汽車經銷行業的領軍企業,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集團(4.72,-0.01,-0.21%))的負面消息,近期頻繁爆發——空白合同欺詐、信用等級遭下調、2012年預虧6億~7.5億元,加之去年11月底被國土部通報等,讓這家上市不足兩年的公司如坐針氈。據悉,兩地辦公的龐大集團創始人龐慶華日前已離開北京中冀斯巴魯大廈回到唐山。
在業內人士看來,龐大之所以如此龐大,與其快速增加的土地儲備密不可分,而當行業增速放緩,“囤地”的后遺癥也逐漸顯現。同時,龐大集團大舉擴張,但自有資本與長期借款不足以支撐網點建設成本,由此帶來的可能后果是負債高企。數據顯示,公司2011年負債總額達到425.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1.33%。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表示,2012年9月底的資產負債率達84.21%,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隨著去年汽車消費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如果2013年汽車市場持續低迷,龐大集團一直緊繃的資金鏈將遭遇更大挑戰。此外,自2006年開始對汽車經銷商排名以來,龐大集團連續5年穩居行業龍頭。但自2011年開始,這一位置被廣匯汽車所取代。
縱觀龐大的發展路徑,土地、資金、銷售,或許將是左右龐大今后走向的三大因素。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張家口、北京等地調查,試圖揭開龐大汽貿目前困局的根源所在。
土地篇:
龐大汽貿張家口“圈地”調查:涉嫌多項違規用地
“成也龐大,敗也龐大。”如今,宣化縣沙嶺子鎮一些當地人這樣評價龐大集團張家口分公司在當地的發展。至于期間緣由,沙嶺子鎮屈家莊一位飯館的老板古向月及當地村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材料,均直指龐大西北總部基地二期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龐大二期)。
雖然張家口分公司自2007年即正式進入,但至今其仍蓋著一層面紗,外界的了解似乎停留在“縣政府引進的項目”上。
連日來,記者在沙嶺子鎮調查發現,近兩年,龐大集團調整了自身的發展戰略,土地擴張成為一個主要發力點。目前龐大集團在全國多個省市擁有土地共計兩萬畝 (約1334萬平方米)。而在征地過程中,龐大集團甚至還出現了違法占地的情況,遭到國土資源部的通報和處罰。
除此之外,龐大集團還面臨著資金鏈繃緊、新店建設緩慢等一系列問題。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12年虧損達6億~7.5億元。
龐大以稅收換地方支持?
1月23日下午2點,一桌姍姍來遲的客人,卻為長城粗糧館帶來了少有的流水。在之前的10多年,這家小飯館曾小有名氣。飯館位于宣化縣沙嶺子鎮屈家莊,距宣化、張家口都是15公里,“別看現在這樣,以前不乏有北京的客人會從高速拐道慕名前來。”
如今,這里的生意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在飯館老板古向月以及多位沙嶺子鎮村民看來,其中的緣由,還要從2010年政府的一次征地說起。
根據宣化縣相關征地規劃,沙嶺子商貿物流城(龐大二期)征用土地為沙嶺子鎮屈家莊的集體土地。宣化縣沙嶺子鎮人民政府向古向月下發的征地拆遷裁定申請書中稱,2010年7月20日,對處于征收土地范圍內的房屋進行拆遷。
古向月稱:“土地是 (屈家莊)村委會直接找農民談的,征地是以龐大二期工程的名義。”而她的說法,記者從屈家莊一位村民代表處得到證實。“開會是在4月份(2010年),確實也宣布有個項目要在咱們這建,但征地的手續和公告,我們村民代表都沒見過。”該村民代表稱。
對于上述龐大二期的征地手續,記者曾到宣化縣國土局求證,但辦公室主任范金海表示,“去宣傳部吧,龐大是縣政府引進的項目。”而在宣化縣相關部門,與龐大有關的詞匯,大家并不愿過多提及,宣化縣委宣傳部人士則以領導不在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宣化縣發改局項目辦人士表示,“沙嶺子與張家口特別近,正好是中間的一個樞紐地帶,產生的作用也不一樣,包括張家口的人來買車,北京人來買車,然后山西、內蒙古那邊的人來買車,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在宣化縣申報2012年省級重點項目時,龐大西北總部基地項目正常年銷售收入402500萬元,增值稅18209.32萬元,稅金及附加1820.93萬元,年利潤總額為20729.79萬元,繳納所得稅額為5182.45萬元。
據河北媒體報道,建成后年可銷售品牌汽車3萬輛,實現產值35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吸納2000人就業,將成為中國西北最大的汽貿綜合服務基地,成為該集團拓展西部、北部以及外蒙業務的重要平臺。
“對汽車貿易行業而言,土地作為其網點開拓、跑馬圈地的重要基礎,起到了支撐業績的重要作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表示。
據有關報道,龐大集團在全國多個省市擁有土地共計兩萬畝(約1334萬平方米)。事實上,土地是與廠商談判的籌碼。據相關人士介紹,在與汽車廠商談經銷權時,后者往往是看經銷商的網點,而網點的擴張依靠的是多拿地。
違規用地被罰147萬
“龐大集團不少土地的租賃期過長,以租代征的現象明顯,違規用地也有跡可循。”對于龐大違規用地是否明顯的提問,李宇恒如是稱。
“龐大汽貿占地從來沒征求過意見,就是提我們這有個項目,怎么回事,一念就完事了。”一位屈家莊村民代表稱。
在龐大二期項目西北區域,記者看到,果木、玉米秸稈的殘骸還顯露在外。一位屈家莊蘇姓村民稱,該地塊曾是屈家莊最好的水澆耕地,玉米產量在2000斤/畝上下。
為了證明這一事實,屈家莊一位村民拿出了其至今保存的該區域地塊的一份宣化縣土地承包合同。合同顯示,該地塊地承包期限為1998年11月30日至2028年11月30日,其中不乏耕地、農作物、化肥等字眼。
屈家莊村民曾到張家口國土部門查閱相關文件,在他們看來,“這塊地為什么能征,他是以閑置土地置換,說是村民居民平改樓改造,改造完了,騰下的地,跟這邊的地置換。”
1月25日,記者曾到屈家莊探訪,這個聚集了6400多人、1200余戶的村莊,并沒有任何將要拆遷的跡象。“這塊耕地是以居民平改樓拆遷以后,騰下的土地去置換目前已經被征的土地。”一位了解情況的屈家莊村民稱。對此,記者曾到宣化縣政府秘書科求證,但相關工作人員以領導不在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