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勇氣還包括持久的勇氣和突發的勇氣。持久的勇氣包括復原力和毅力。已故的瑞典記者斯蒂格·拉爾森在聯系到出版商前就開始動筆寫《千禧年》三部曲,這部小說他本來要寫10卷的。這部作品一面世就迅速風靡全球,成了最暢銷的小說。拉爾夫·勞倫是布朗克斯一個德裔猶太人的孩子。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在就讀的中學賣領結,放學后做西裝的買賣。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理想邁進,最終在2011年獲得了56億美元的年收入。納爾遜·曼德拉可以說是關于持久的勇氣最偉大的例證。在他生命中長達27年的時光里,他一直以政治犯的身份活著。出獄后4年,他當選為南非的總統。這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的實例說明了持久的勇氣的重要意義。這種勇氣讓人能正確對待挫折,忍受孤獨,不去計較世人的嘲諷,哪怕前途未卜也勇往直前,面對惡劣的環境和人們的反對依然故我。
突發的勇氣是指即刻做出艱難而正確的抉擇,這恰恰是一個人的真性情見分曉的時刻。一旦危機爆發,一個人如何快速應對危機,如何做出決斷,能夠體現勇氣主導型人士的能耐。像比爾·蓋茨或者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商業巨星毅然決定放棄哈佛大學優越的教育資源而選擇輟學的例子,就讓我們見證了勇氣主導型人士的力量。若沒有拿下手中正在洽談的合同,就有可能發不出薪水,盡管企業創始人明白這一點,他依然竭盡全力聘用最好的人才,這樣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到了勇氣主導型人士的人格魅力。軍事領導人有持久的勇氣,他們并不是盲目無所畏懼,而是能從恐懼中得到全新的見解。喬治·巴頓將軍曾說:“我們都有畏懼的東西。一個人越聰明,他就越會感到恐懼。而真正勇敢的人即使知道自己害怕,也會強迫自己繼續前進。”巴頓將軍的這番話最能說明勇氣的意義。
在商業世界中,企業每一階段的成長和飛躍都需要領導人的勇氣。就像在制造飛機的同時學著飛翔;墜落懸崖時寄希望于在半空中抓住降落傘;關掉車燈在全國各地駕車旅行。雖然這些情況各不相同,但都需要人們在面對未知時有無所畏懼的勇氣。
運氣主導型
幾乎所有企業家的成功或多或少都有運氣的幫助,哪怕那些暫時看起來運氣不佳的企業領導者也總會有時來運轉的一天。人人都能意識到運氣對一個人成功的推動作用。常人眼里,運氣總是來無影,去無蹤;何時出現全無規律,隨意且隨機,似乎完全不在我們的掌控范圍內。我們似乎無法創造運氣,也不能憑空想象或者做夢祈禱好運來。
然而,我們能以更加開放變通的態度對待運氣,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影響運氣。調查發現,從根本上來講,運氣是“幸運兒的態度”和“幸運關系網”催生的結果。運氣導向型人士謙虛謹慎,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這三個要素促成了幸運關系網的產生。與傳統上基于溝通的網絡機制不同,幸運關系網是整體關系網的一部分。幸運關系網是與那些看似對自己的事業并不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或者目前并不十分起眼的人之間的真實關系的特殊組合。短期來看與這群人的關系并不具有特別大的價值,但長遠看卻有非凡的意義。除了認定自己是幸運兒這樣的態度外,在維持、拓展幸運關系網這個有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認識下列四個因素,不斷提升自己的運氣。具體有:主動示弱、真誠實在、慷慨大方和開放變通。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承認運氣在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容易。人們往往會把某些人的成功歸結為純粹運氣的作用,因為現實中只有少數人成功了。在我們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正確認識運氣的作用能使我們接受那些人生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和事件。對于那些意外和突如其來的情況,我們常不愿意承認人力的渺小。
讀了成功企業家的傳記,你會發現在一個人成功的背后,可能因為曾見過什么人,人生就發生了轉折,或者偶然遇到了什么情況,就改變了他(她)的創業或者職業發展的軌跡。這就是運氣的作用。一般來講運氣有三種類型:純粹的運氣、與生俱來的運氣和間接運氣。我們無法改變純粹的運氣,幾乎不能對與生俱來的運氣做什么,但我們可以創造條件為自己帶來間接運氣或者加強間接運氣。
你和朋友一起吃飯,席間碰到朋友的朋友,這個人最終成了你最重要的客戶之一,那么這就是你的間接運氣。要不是你的朋友選擇在那個時間、那家餐館用餐,或者若朋友的朋友因故無法到那家餐館用餐,你也不會有這樣的機緣。這里的運氣受不同因素的控制,包括我們的態度和關系網等因素,最終帶來了比較積極的結果。
問題是如何讓自己更幸運呢?
首先,不管運氣主導型人士有多么強大、多么成功,他們總會保持謙虛的態度。我們都會遇到巧合的情況,但是運氣主導型人士非常謙虛,機會一來,他們就會趕緊抓住機遇,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其次,運氣主導型人士由于非常謙虛,因而總會被強烈的求知欲驅使著前進。長此以往,他們會不斷質疑、調整標準。他們博覽群書,努力求索,積極討論和爭辯,不斷推陳出新,摒棄舊俗,為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重新審視自己和他人的觀點。他們會質疑周圍的一切,提高自己把握機會進行革新的概率。艾麗絲找到了仙境,難道純屬運氣?還是因為她強烈的求知欲和開放的心靈讓她勇敢地追隨著白兔?最終就是求知欲推動了好運氣的產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運氣主導型人士是樂天派,這種樂觀精神是利用求知欲將理想變為現實的催化劑。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他們為此堅持不懈。通常情況下,運氣主導型人士是正能量的給予者而不是接收者。誠然,很多企業家身上兼有心靈和運氣兩種主導因素,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運氣常會轉變為自我實現的心理暗示。
勞雷爾·托比曾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記者,因偶然的機會成了互聯網企業家。據她回憶:“我從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怎樣,人們會怎樣看我:‘勞雷爾將會成為一個企業家?’ ‘勞雷爾會成為一名作家?’‘勞雷爾是否能小有成就?’”1994年,托比在自己所住的公寓里舉辦雞尾酒會,一開始想幫助媒體從業者聯絡感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從未想過這最終會成為一項事業。她后來要求客人按照自愿的原則來付費,如果他們覺得這類聚會有用,就交納100美元。后來這種模式促成了媒體人聊吧(Mediabistro)的誕生。該企業于1994年成立,1996年上市,是最早的求職信息網站。2007年,該企業被朱庇特傳媒(Jupitermedia)以230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如今朱庇特傳媒已經轉變為媒體從業人士求職、發布信息、刊登課程信息、聯系人及其他信息的地方。托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緣于她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持有謙遜的學習態度,她對現實情況和人際關系持有難得的樂觀態度,堅信有了天時地利的條件,人們會來幫助她成就自己的事業。當然,在心靈、智慧、勇氣和運氣四個主導因素中,托比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感動的特征。但是正因為她對世事的樂觀態度和對人際關系的正確把握,促成了有助于形成好運的環境和條件,更加堅定了她妥善利用這些運氣的決心。托比必然是非常成功的,這其中幸運兒的態度和幸運關系網的聯合作用對她有莫大的幫助。
因此,在我們看來,我們常把某人的成功歸結為走運,事實上間接運氣是幸運兒的態度和幸運關系網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因此,雖然我們無法否認好運延續時間不長,運氣是幸運兒的專寵,但是運氣主導型人士是用他們謙虛的態度、天生的求知欲和樂觀精神加上個人的幸運關系網推動了這個世界上最積極的力量和事件的產生。
本文節選自[加]安東尼·曾 [美]理查德·哈林頓 [加]謝全仁合著的《企業家的基因》。中信出版社出版
安東尼·曾:風險投資公司主博集團CEO,互聯網咨詢服務公司澤菲爾創始人,巴特農集團高級合伙人兼副總裁。
理查德·哈林頓:主博集團董事長,曾任湯姆森公司董事長兼CEO,任職期間帶領該公司轉型成為世界最大的信息服務和媒體公司——湯森路透。
謝全仁:廣受贊譽的商業大師,林哈特集團創始人,曾為麥肯錫公司高級合伙人。他是美洲和亞洲地區各大公司的創始人、CEO和董事會深深信賴的資深顧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