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不平凡的金融抱負,讓一些銀行感到不安。
永遠都有一些人,在你還停留在“想一想”的階段時,他們已經挽起袖子忙得熱火朝天,等你想奮起直追時,發現并不那么容易。
8月24日,在中國平安的中報業績發布會上,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證實其與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云正謀劃在上海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主營保險業務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這三家公司將結合各自優勢開辟保險銷售新渠道。
不久,馬云在參加訪談時,表示阿里小貸將面向江、浙(除溫州)、滬阿里巴巴普通會員全面放開,此前,阿里小貸僅針對三地的付費用戶,如此一來,業務的覆蓋面將成倍增長。
兩則消息一出,震驚四座。
其實,無論“三馬”聚首亦或阿里小貸擴大客戶面,都不是阿里巴巴作為電商跨界金融的首秀,阿里巴巴下設阿里金融已久,于兩年前成立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小貸公司”),目前已經為累計13萬客戶提供融資服務,超過260億的貸款規模,0.72%的不良率,讓業內人士深感其兩年來“悶聲發大財”。
然而阿里金融曾經表示,無意與銀行搶蛋糕,只想做1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客戶。
“阿里小貸公司目前面對的實際上是銀行不愿意服務的客戶群,所以這家公司的存在很有意義,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能拿到銀行牌照,也很有可能成為一家優秀的面向網絡客戶的專業化銀行。”對于阿里巴巴做小貸,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實際上,如火如荼的小貸業務背后掩藏不住的是阿里巴巴的金融抱負和銀行的些許不安。阿里小貸公司,對銀行來說究竟是“自掃門前雪”,還是危機重重的“狼來了”?銀行和電商似乎都應該對未來IT進軍金融的大勢及早準備。
網上做小貸
網上做小貸其實并不新鮮,一種是像貸幫網這樣,針對鄉鎮、農村的種植戶、養殖戶、小商戶貸款,除了網上申請和審查,同時也會結合申請貸款的客戶進行實地調查核實。
另一種就是如阿里小貸公司般完全基于線上審查和控制,其服務對象也針對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的商戶,“這種純‘虛擬’放貸的模式,目前也許只有他們能做”,一位股份制銀行中小企業金融部門總經理如此評價。
2010年6月,在阿里巴巴、復星、萬向、銀泰等股東的推動下,阿里小貸公司悄然面世,是全國范圍內首家完全面向電子商務領域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小額貸款公司。
于夢(化名)2007就讀大學期間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店鋪,專門賣女孩子喜歡的韓式飾品,當時的進貨渠道少,自己也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做,勉強維系著小店的生存。2009年畢業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于夢開始專職打理起這家網店,從父母那里借了10萬元,通過朋友拓寬了進貨渠道,生意不錯。
兩年之后,于夢的店做到了一枚皇冠的級別,越來越多的渠道商開始聯系她,于夢有心多吃進一些價廉物美的貨物,但是大量進貨造成資金緊張,她有些捉襟見肘。“阿里巴巴針對會員的小貸服務確實給了我一些驚喜”,由于于夢的小店好評度很高,開店以來的資金往來相對簡單明了,利潤也持續可期,經過幾天的審查,于夢拿到了20萬元的小額貸款。
“這樣的貸款不需要抵押,雖說利息比銀行高,但是高利息的部分隨貸隨還,按日計息,一年算下來,還是承擔得起的。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單憑我毫無抵押物的小網店,從銀行根本就不可能貸出錢來。”最近,于夢的網店增開了一家附屬的韓式服裝店,她又在盤算著向阿里小貸公司申請更大金額的貸款。
阿里小貸公司的優勢在這個實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全國上千萬小微企業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進行買賣,客戶有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融資需求,而阿里巴巴手握支付寶多年來沉淀了龐大的后臺數據,想了解這些會員企業的情況可以說易如反掌。
除了面對的客戶是網絡商戶之外,阿里的小貸路徑實際上與其他專注于做微貸的銀行和小貸公司并沒有太大區別:無需抵押,網商憑借自己的信用申請貸款;網上申請,平均7個工作日能完成整個辦理流程;按日計息、支取停用更方便。
那么,除此以外阿里小貸公司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阿里模式
根據客戶來源的平臺不同,兩種貸款產品在阿里小貸公司并存,一種是B2C(商家對客戶)平臺,即為淘寶和天貓的客戶提供的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這種產品又叫做“淘寶小貸”,通常金額較小,最低的一筆貸款不過幾百元,但它又是最解燃眉之急的貸款,審查快捷,通過后貸款會即時打入客戶的支付寶賬戶。
另一種是為B2B(商業對商業)平臺客戶,即為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企業客戶提供的信用貸款,即“阿里小貸”。對于這類客戶,阿里小貸公司的門檻為5萬元到100萬元,期限一般為一年,為循環貸加固定貸的模式。
循環貸相對靈活,獲取一定額度作為備用金,不取用不收利息,可隨借隨還,日利率在萬分之六左右(年利率約合21.9%),用幾天算幾天,雖類似信用卡,但只算單利;而固定貸則更加便宜,獲貸額度在獲貸后一次性發放,日利率在萬分之五左右(年利率約合18.25%),在貸款中,“固定貸”占比至少要達到20%,且額度不低于5萬元。
在馬云放出消息之前,阿里小貸面對的客戶是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付費會員,工商注冊地在上海、浙江省內(除溫州)、江蘇省,且注冊時間滿2年。據阿里巴巴統計數據,其中國站注冊數量已經超過5000萬,在阿里信用貸款已經開放的江浙滬區域,這一群體預估在千萬級別。
而現在,這三地的阿里巴巴普通會員都將享受到貸款服務,不再有付費與否的限制。馬云的一句話,讓阿里巴巴平臺上近千萬小企業成為阿里金融的囊中之物,客戶數量的急劇攀升可以預見。
阿里金融負責人王彤說,“以往阿里小貸僅針對付費會員開放,有風險控制的考量,如今面向普通會員開放,正因為阿里金融微貸技術的風控水平已經有所提升。”
雖然穩定而龐大的客戶群是眾多金融機構不懈追逐的目標,但阿里巴巴做小貸最大的優勢卻不止于此,“做小貸,最大的成本在于客戶信用水平、還款能力的審查,以及貸后客戶現金流的監控等一系列風控成本,”曾剛說,“銀行最想要的就是關于客戶信用和現金流的全部真實信息,這也是為什么每家銀行都要求貸款客戶在自己這里開立賬戶的原因。”
這一點上,阿里小貸公司具有天然優勢,通過阿里巴巴B2B、淘寶、支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的無縫連接,客戶積累的信用數據及行為數據都被引入網絡數據模型和在線視頻資信調查模式,通過交叉檢驗技術輔以第三方驗證確認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將客戶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上的行為數據映射為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
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也是小貸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阿里小貸公司建立了多層次微貸風險預警和管理體系,貸款的前、中、后三個環節緊密結合,利用數據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據小微企業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積累的信用及行為數據,對企業的還款能力及還款意愿進行評估。“同時結合貸后監控和網絡店鋪(帳號)關停機制,提高了客戶違約成本,可以有效地控制貸款風險。”阿里小貸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阿里小貸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2011年6月,阿里小貸公司在原來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的基礎上,邁出了擴張的第一步,開設了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同時提供淘寶小貸和阿里小貸的貸款服務。
數據為王
在阿里巴巴,由于商戶的信用記錄收集起來比較便利,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同質化和標準化程度較高,小貸服務也被設計成像普通商品一樣,成為工廠流水線上批量化產品。而從貸款金額上來看,阿里金融上半年累計投放170萬筆貸款,平均每天約9000多筆貸款,每筆貸款平均約7000元,一種微貸工廠化運作技術在這里日趨成熟,漸漸成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