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當時身邊很多同行、專業人士選擇了英國護照離開香港,而劉小康思考再三,決定放棄英國護照持香港特區護照,“這是對我自己一個身份的肯定,我還是一個中國人。”
決定做一個中國人的劉小康開始將自己的專業特長往內地發展,當時的香港人才走了一批,而本地市場也日漸局限,劉小康便將目光鎖定在了內地市場。
有了這種想法后,劉小康開始將以前所積累的廣告創意經驗在內地很好地發揮出來。他開始頻繁地在內地和香港之間穿梭,希望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2001年,他受邀參與北京申奧海報設計比賽,作品以第一名獲選并印制成官方宣傳品;這幅海報還于同年榮獲芬蘭拉赫蒂第十三屆國際海報雙年展之最佳體育海報獎。
因為奧運海報的成功入選,使得劉小康在北京的名聲大振。
“現在完全可以將我的國際經驗和內地的廣告創意平臺進行互動交流,除了國際專業人士,更多香港的廣告創意力量也開始加入到內地,可以共同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劉小康說。
劉小康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廣告創意人才帶到內地,在做好每一個項目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成國際水平,不斷超越每一個目標。
如果說,劉小康只是眾多來內地發展廣告創意產業專業人士的一個縮影,從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間,不斷有更多的廣告創意人在內地尋找到自己的位置。作為長期推動香港與內地經貿往來的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見證了香港回歸10年來創意產業變化發展的整個過程。
葉澤恩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已經工作了20多年,對香港的廣告創意產業有深入的了解,他認為,香港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就在于人才。
葉澤恩表示,隨著內地市場的開放以及兩地經貿間不斷融合,內地消費者對香港產品的認知度不斷提高,很多內地消費者甚至愿意多付30%來購買香港創意設計的產品。 (林深)
香港高校:12所大學內地招生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