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香港特區政府資助8所學校與內地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在學生交流、合作辦學和共同開發科研項目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建立了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各自領域承擔國家重點研究項目;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有10位優秀的香港大學生,遠赴湖南湘西貧困山區中小學支教。(宋雪蓮)
香港零售業:從逐年遞減到年增長28%

香港的零售業向來是香港經濟發展趨勢的風向標。回歸10年來,由于香港的零關稅政策和優美的購物環境,到香港購物,已經成為內地游客的首先。僅此一項,就帶動了香港零售業收入的逐年增長。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的統計報告稱,香港2006財年的零售業總收入比2005財年大幅增長28.4%,達208億港元。
而在1997至2003年,香港零售業曾跌入低谷。2003年,香港零售業比1997年下跌了26.4%,平均每年遞減5%。在2003年之后,隨著CEPA的簽署,香港零售業收入才開始增長。
如今,內地游客到香港購物的現象,在黃金周期間更為明顯,每年的黃金周長假,香港各大商戶都擠滿內地游客,成為除傳統新年和圣誕以外新的消費旺季。
據香港莎莎國際控股公布的2006-2007年中期業績顯示,他們每年幾十億元的營業額中,就有近40%來自于內地顧客的消費。同時,內地人青睞的購物品種也從金飾和日用品,擴大到手機、電腦、數碼產品以及名牌服飾。
近年來,隨著香港商鋪租金不斷上升,已經使不少香港的零售商選擇轉戰內地市場。
CEPA中有關商業零售服務的條款給了香港零售業極大的鼓舞,主要包括“允許香港投資者以獨資形式在內地設立零售商業企業;降低香港投資者在內地設立零售商業企業的準入條件;允許香港公司在內地設立零售企業的地域范圍擴大到地級市,在廣東省擴大到縣級市”。
新世界百貨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家獲得國家商務部批準赴內地開辦獨資百貨企業的集團公司,主攻中、高端百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十幾大城市開設新世界百貨分店。由于內地游客消費能力的日漸增強,香港迪生創建集團也看好大陸零售業務。董事長潘迪生指出,集團在2006年增開65間精品店,當中有44間位于內地。 (宋雪蓮)
|